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农发行:大力支持粮食流通体系改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详细信息!

农发行:大力支持粮食流通体系改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9-11-04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10月3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银保监会大楼召开新闻发布会,农发行行长助理朱远洋以“大力支持粮食流通体系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介绍了农发行积极推动粮食信贷业务转型发展,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情况。农发行粮棉油部总经理欧阳平参加发布。
    朱远洋指出,2014年以来,国家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后将大豆、棉花、油菜籽和玉米退出临储收购,逐步完善小麦和稻谷托市收购机制,粮食宏观调控逐步由价格干预型向供求调节型转变,粮食市场格局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为顺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市场需求,农发行积极推动粮食信贷业务转型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保障收购资金供应,积极支持培育粮食市场主体,大力支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参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制定,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目前,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信贷政策调整措施逐步到位、成效逐步显现。
    朱远洋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发行支持粮油收购实现了“四个增加”。一是粮油收购贷款投放大幅增加。前三季度累计发放各类粮油收购贷款1704亿元,同比增幅87%,其中发放市场化粮油收购贷款537亿元,增幅85%。二是支持企业收购粮油数量大幅增加。前三季度支持企业收购粮油2483亿斤,同比增幅77%,其中支持企业收购市场化粮油1351亿斤,同比增幅78%。三是支持企业收购粮食市场份额大幅增加。夏粮期间,支持企业收购小麦数量约占全社会收购量的75%,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支持企业收购早籼稻数量约占全社会收购量的71%,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四是支持粮油购销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市场化客户数量大幅增加。前三季度贷款支持粮油购销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市场化客户数量达到1311户,增幅38%,其中民营企业765户,小微企业818户。
    朱远洋表示,今年秋粮收购即将开始,农发行将牢记初心使命,全力以赴做好秋粮收购信贷工作。做好最低收购价收购启动和不启动“两手准备”,提前部署贷款投放工作,确保“钱等粮”;全力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发放和支付工作,支持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收购;深入推进市场化粮食收购信贷工作,重点支持产销适路的优质优价粮食收购,支持“北粮南运”,支持有实力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订单收购。
    在回答关于农发行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的角色问题时,欧阳平表示,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是国家粮食政策重大决策的参与者、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者和市场化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农发行积极发挥粮食主导银行作用,通过粮食收购资金对粮食流通领域的支持,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解决丰年“卖难”问题,促进中央惠农政策及时落地,有效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关于农发行如何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问题,朱远洋表示,农发行高度重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行专门成立小微客户部,制定专项政策,加大支持倾斜力度。今年以来,在全系统开展“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提升工程”,把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重点支持粮棉油全产业链发展中的优质小微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完善粮食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和贷款保证保险等新型融资模式,成立小微线上中心,开展线上贷款业务,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民营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欧阳平在回答关于农发行如何支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问题时表示,农发行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和科技兴农强农,全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围绕“藏粮于地”战略,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继落地了一批国家级重大试点试验项目,集中支持了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整区域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农地类贷款余额1133.9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或新增耕地面积600万余亩。围绕“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支持现代种业、高端农机装备、节水灌溉、智慧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探索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建设和园区内农业高新企业。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农业科技创新贷款余额123.74亿元。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