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测定仪测定大豆中粗纤维的含量
纤维测定仪测定大豆中粗纤维的含量
我国大豆秸秆年产量约0.3亿,其饲料利用率仅为20.7%。大豆籽粒收获后的成熟秸秆不能广泛用做动物饲料的限制因素是粗纤维含量和木质化程度高,粗蛋白含量较低。粗纤维是指不能被稀酸稀碱所溶解,不能被人体或家畜所消化利用的有机物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残存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饲料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普遍采用饲料粗纤维测定国家标准(GB/T6434-94),以下简称国标法,测定原理是用浓度确定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本文主要参考饲料粗纤维测定国标法,使用纤维测定仪对大豆秸秆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中一些参数进行比较,以期得到适合大豆秸秆粗纤维含量测定的方法。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参考饲料粗纤维测定国标法,使用粗纤维测定仪测定大豆秸秆粗纤维含量,对3个参数进行比较调整,包括秸秆粉碎细度,样品称样量,酸碱热浸提时间。将9品系大豆秸秆分为3组各3品系,每组调整一个参数。比较粉碎细度时,将每个样品分成3份,粉碎后分别过20目,40目和60目筛。调整每个参数时每个样品3次重复。比较其中一个参数时其他参数参照国标法不变。用参数调整后的方法测定逐步抑制生殖生长后大豆秸秆的粗纤维含量(CF%)。
结果表明:1)不同粉碎细度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样品细度为20目与60目时测定结果相对40目时偏高。经多重比较,粉碎细度为40目时样品的浸提和洗涤更充分,为最佳粉碎细度。2)其他实验情况相同分情况下,称样量在0.6~0.7g之间时,样品浸提和洗涤的更充分,粗纤维含量测定结果更准确。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酸碱热浸提时间对大豆秸秆粗纤维含量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在30~60 min范围内,随浸提时间的延长,粗纤维含量测定结果逐渐降低,即稀酸稀碱对特定成分溶解的更充分。60 min与70 min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所以60 min为热浸提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