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在农药残留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
近几年我国在农药残留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
2001年以来,农业部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经过近10年的推动,农药残留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药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身体素质,因此,农药残留是保证国民身体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农药残留速测仪,为快速测定农药惨厉提供了可能,家庭、实验室、农贸市场等部门,都可以配置相应的农药残留速测仪,用来快速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攀升,农药残留超标率得到控制。2009年农业部监测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6.4%、99.5%和97.2%,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9.1%、98.8%和100%,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前相比上升了30多个百分点,因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部和农业部先后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2008年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20个省份也相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已启动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将投资建成部、省、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451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系列配套规章,制定了178种农药807项残留限量标准和涵盖500多种农药的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以及《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等其他配套技术规范。同时,24个省(市)出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和农药残留标准技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