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十七
(五) 根据材积定量间伐
芬兰对松林实行在轮伐期内进行2~4次间伐,采用了以材积控制强度的办法,这种办法被称谓:“急进疏伐”,按照一定的生长预测方程,设计出疏伐年龄、优势高和所控制的疏伐量(表5-8)。
表5-8 按年龄、优势高的疏伐量表
年龄 |
优势高(米) |
每公顷间伐材积(立方米) |
间伐材积百分率(%) |
18 |
5 |
8 |
40 |
33 |
11 |
48 |
33 |
53 |
17 |
108 |
38 |
73 |
21.5 |
101 |
32 |
这种大强度的定向疏伐,首次疏伐是使每公顷达到2200株;第二、第三次疏伐收获多为杆材,最后获得建材为主。
按树种、立地条件、林分经营目的(培育期或生产材种等),设计理想的立木株数,制定出间伐密度管理表。如龙头山林场几年来以树高依年龄变化的规律为基础,将林分上层木高作为参变量,表出直径和材积随林分密度变化的规律,即由树高生长规律,林分密度效应,最大密度曲线、自然稀疏过程等疏密度曲线和等于直径曲线构成林分生长模型,并绘制成两个便于使用的“立地指数曲线图”图5-2和“密度管理图”图5-3,根据现实林分的上层高(在500~2000平方米的样地中每100㎡选出一株直径最大林木作为林分上层木,求上层木平均高)及林分在“立地指数曲线图”中查得立地指数,再据此指数及相应立地型的保留疏密度,在密度管理图中查得应保留的株数和材积。据此便可确定间伐强度。
有了这种图表,还可以按预定的培育期,预定的材种规格设计出定向培育进程,从而使林木培育工作达到预测、定向的水平。
例如,设某人工林落叶松的直径D=12厘米,密度N=2000株/公顷,要求下层间伐后疏密度不低于0.8,求单产M,疏密度P,上层高H,间伐株数△N和间伐材积△M以及伐后直径D1。查图5-3。
产 |
产 |
产 |
产 |
产 |
产 |
产 |
产 |
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10 20 30 40 50 年
树 龄
图5-2 人工落叶松林立地指数曲线
(另有图片)
图5-3 人工落叶松林密度控制图
1.根据绘定的D和N,在标有12厘米的等直径线与横坐标为2000株/公顷相交处(有×号处),按其纵坐标的刻度读得蓄积量M=174m3/公顷。
2.由于交点位于标有0.9的疏密度线和饱和密度线之间,所以按上层高增加的比例,可读出P=0.94。
3.因此交点标有14m与16m的两条等树高线之间,所以按上层高增加的比例,可读取H=15m。
4.根据测量的保留疏密度0.8查得的上层高15m,在标有0.8的等疏密度线与想像中的15m等树高线相交处(有·点处),按纵坐标查出间伐后保留蓄积量M1=148m2/公顷,按横坐标查得保留密度N1=1400株/公顷,按相邻等直线的刻度查得间伐后的直径D1=13.3㎝。
5.根据间伐后的蓄积量与密度,求出间伐株数和材积,其结果分别为:
△N=N – N1 = 2000 – 1400 = 600株/公顷
△M=M – M1 = 174 – 148 =26m2/公顷
最近几年来关于定量间伐的试验研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多采用数学分析,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林分的各种变量(如每公顷的株数断面积、林分的平均高、平均胸径、树冠直径、冠高比、林龄、立地条件等)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机解算回归方程和线性方程,设计林分生长模型甚至永续经营模型,用以解决各树种林分生长预测和抚育间伐问题,并探索长期经营和永续利用的途径。
综上所述: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按速生丰产林培育方向,及立地条件,林木生长状况诸因子综合考虑抚育间伐应用技术,因地、因林确定抚育间伐指标,目的是通过抚育间伐,调解林分生长环境,达到速生丰产目标。在生产应用中根据林分生长状况灵活择用“采伐木”选择标准。
六、调查设计
在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布设标准地,按不同抚育方法(下层、上层、综合或机械)疏伐。参照“林木分级”、“三砍三留”的原则,进行间伐木的选定工作,并做标记,然后按标准地计算间伐强度、木材产量、收支概算等,本节不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