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淀粉检测仪对不同玉米种淀粉品质含量的分析
对玉米来说,不同品种玉米的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透光率等等都有着很多差别,我们可以用直链淀粉检测仪来对玉米淀粉的含量品质进行测定分析。
玉米淀粉含量受遗传因素,栽培条件,如气候、土壤、降水及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直链淀粉含量分布范围为40.03%~41.51%,玉米淀粉中直连淀粉的平均含量高于其它豆类和谷物。直链淀粉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淀粉的老化速率。直链淀粉含量越高,老化速率越快。通常粉丝生产工艺中要求淀粉具有较快的老化速率,利用玉米淀粉生产的粉丝具有较高的品质基于此原因。
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6.03%~19.00%和14.92%~17.13%。溶解度和膨胀度反映淀粉颗粒内部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晶区氢键的强弱,以及非结晶区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主要受淀粉颗粒大小、颗粒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支链淀粉比率以及颗粒内部非淀粉成分,如脂类等因素的影响。各玉米品种间不同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归因于遗传因素及淀粉颗粒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玉米品透光率分布为10.7%~13.8%。透光性是淀粉糊重要的外观特征,反映淀粉糊的透明程度,影响淀粉类产品的外观和可接受。
透光率主要受淀粉粒大小、膨胀性、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支链淀粉比率及淀粉糊中膨胀淀粉与非膨胀淀粉颗粒残余数量等因素影响。淀粉糊化后,其分子重新排列、相互缔合的程度也是影响淀粉糊透光率的重要因素。如果淀粉颗粒在吸水与受热时能够完全膨润,并且糊化后淀粉分子不发生相互缔合,那么淀粉糊就非常透明。透光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化性质的差异。不同品种玉米淀粉含量,淀粉的理化性质、糊化性质、热特性及颗粒形态差异明显,表明玉米品种间生化代谢有差异。不同特性的玉米淀粉可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及其淀粉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