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粮食安全之文化观点详细信息!

粮食安全之文化观点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4-03-27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一、“食以安为先”之粮食安全文化观

  “民以食为天”与“食以安为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以后者为条件,而后者是以前者为目标的。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粮食与食品安全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在粮食食品加工、存储、流通和销售等过程中确保粮食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的问题。粮食食品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微生物污染、化学性物质的使用、环境污染、生产管理水平低下、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不够、食品安全教育滞后等。

  粮食期刊的学术职责是:一方面,呼吁和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建立粮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战略目标,提高对食品安全信息监测、收集、使用、发布等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影响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具体因素进行选题论证和科学研究,从科学层面上阻断粮食食品的不安全因素。

  二、“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

  观从古至今,历代先贤都把节约粮食作为优良品德进行大力提倡。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在一次接待外宾之后说,接待工作有两大浪费:一是礼仪繁多,搞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浪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要知道,时间浪费了是不能挽回的,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其二是接待宴会,大讲排场,吃掉的还没有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金钱和物资。

  要知道,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粮食期刊应大力倡导“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观,为培养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尽一份文化责任。

  三、“色、香、味、意、形、养”之粮食审美文化观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可骄傲之术。中国传统美食素以讲究“色、香、味、形”而闻名于世,观色、品香、尝味、赏形,在就餐过程中尽情欣赏和体验食物的外在之美并获得审美的享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物的内在营养成分的多少和营养元素的均衡,逐渐将“色、香、味、形”演变为“色、香、味、形、养”,加之食物的加工创意理念和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现代食物审美文化观,即“色、香、味、意、形、养”。

  传统文化是在时代的演进中不断完善和深化的。在这个完善和深化过程中,离不开图书、报纸、期刊等平面传播媒体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的立体媒体的广泛参与,粮食期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其传播功能更加强大。粮食期刊依据其报道范围广、影响时间长、科技含量足、文化氛围浓等学术优势,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粮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增砖添瓦。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