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榨油机压榨出的毛油并不是十分健康的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4-05-13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在现代,人们对健康安全的关注度逐渐加大,对不安全食品食用油的的曝光越来越多,让消费者的心中更加慌。特别是“地沟油”、“转基因油”等新闻被大量曝光后,食油安全让消费者忧心忡忡。这样给一些商家带去了不少的商机。家用榨油机就在这个时候大肆的兴起,在网上热卖的家用榨油机,深受一些喜欢DIY的“养生族”追捧。
然而,有专家提醒,自己压榨的食用油只是毛油,没有经过脱酸、脱胶、脱臭、脱色等工艺,当中或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和其他杂质,长期食用危害大。而市面食用油即便是添加化学溶剂萃取的浸出油,当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是获国家批准添加的,对人体无害。专家还建议,购买塑料瓶装食用油后,应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避光存放。
“除了"压榨油"和"浸出油",还需要了解"毛油"和"精炼油"的区别。”曾晶指出,无论压榨油还是浸出油,未经进一步加工处理的都是“毛油”,只有经过精炼后才变成更安全的“精炼油”。由于毛油未经过精炼,因此,当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水分、杂质、磷脂、游离脂肪酸等。毛油的杂质多、烟点低、保质期短。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新榨的食用油中往往黄曲霉素偏高。而黄曲霉素B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已知的最强致癌化学物之一”,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为: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mg/kg(质量浓度单位);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mg/kg。
大部分食用油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流程,变成“精炼油”。“脱胶”是脱掉胶溶性杂质;“脱酸”是脱去油中的酸性物质;“脱色”是改善油脂色泽以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同时除去(或降低)植物种子中残留农药、微量金属、黄曲霉素等;“脱臭”是除掉让人不悦的气味。精炼油根据精炼程度分为4个质量等级:1级是色拉油,2级是高级烹调油,3、4级是半精炼油。精炼等级越高,色泽越浅越清亮。粮食仪器 http://www.grainyq.com/
然而,有专家提醒,自己压榨的食用油只是毛油,没有经过脱酸、脱胶、脱臭、脱色等工艺,当中或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和其他杂质,长期食用危害大。而市面食用油即便是添加化学溶剂萃取的浸出油,当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是获国家批准添加的,对人体无害。专家还建议,购买塑料瓶装食用油后,应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避光存放。
“除了"压榨油"和"浸出油",还需要了解"毛油"和"精炼油"的区别。”曾晶指出,无论压榨油还是浸出油,未经进一步加工处理的都是“毛油”,只有经过精炼后才变成更安全的“精炼油”。由于毛油未经过精炼,因此,当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水分、杂质、磷脂、游离脂肪酸等。毛油的杂质多、烟点低、保质期短。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新榨的食用油中往往黄曲霉素偏高。而黄曲霉素B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已知的最强致癌化学物之一”,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为: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mg/kg(质量浓度单位);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mg/kg。
大部分食用油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流程,变成“精炼油”。“脱胶”是脱掉胶溶性杂质;“脱酸”是脱去油中的酸性物质;“脱色”是改善油脂色泽以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同时除去(或降低)植物种子中残留农药、微量金属、黄曲霉素等;“脱臭”是除掉让人不悦的气味。精炼油根据精炼程度分为4个质量等级:1级是色拉油,2级是高级烹调油,3、4级是半精炼油。精炼等级越高,色泽越浅越清亮。粮食仪器 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广西粮食质量监测计划制定实施
下一篇:油脂油料价格易降因市场空头浓重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