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小麦颜色的技术研究
我国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这是一件具有深刻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小麦制粉工业以此为新起点, 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要以禁用增白剂为新起点,向绿色、生态小麦制粉工业转变。 绿色、生态决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小麦制粉工业的未来。要大力倡导适度加工,合理控制加工精度,提高纯度,提高出品率。
要增加全谷物营养健康食品的比重,树立健康消费观念,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的过度消费倾向。 对此,研究既能保留小麦粉中的营养成分又能提高小麦粉的白度, 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需要,就显得极其重要。我们重点从原粮、工艺、操作等方面,对影响小麦粉色泽的一些因素进行探讨分析, 寻求提高小麦粉白度的一些有效途径。收购原粮时,必须要把好质量关,才能为生产高质量的小麦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加工小麦粉的过程中,赤霉病粒多时,粉色灰黄;黑胚小麦粉粉色差;发芽小麦的搭配比例不要超过5%。 据有关资料报道,加工超过 5%的芽麦,生产出来的小麦粉跟全部芽麦差不多。尽量不要使用虫蚀粒,因虫蚀粒内含有昆虫的排泄物,在磨制时,易造成小麦粉发暗、质量下降。原粮中的有机杂质对粉色也有影响,如大麦易造成小麦粉发青,面筋质量不高等。小麦品种及产地的不同,其种皮的颜色深浅也各不相同,这将直接影响小麦粉的色泽。
例如白麦,麦皮混入小麦粉中对粉色影响不明显, 故以白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粉色好。 小麦生长土壤中矿物质及氮的含量不同,对小麦色泽也有影响,因此,在选购小麦时, 要注意地区间的搭配,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小麦搭配加工显得更为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使小麦粉的粉色、出粉率稳定,一般将白麦和红麦按一定比例搭配加工。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小麦粉的白度, 而且有助于提高小麦粉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对小麦进行加水混合的同时对小麦实行压力作业, 破坏小麦表面水分张力,增加水分的渗透性,可以缩短润麦时间。小麦受到三叶压力着水机打板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清理过程中的打麦效果,能有效地去掉小麦籽粒中没有韧性的外表皮, 从而降低被破碎后混入小麦粉中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调节三叶压力着水机的压力门时不宜过大,机内压力过大不但会增加对小麦的打击, 破坏小麦籽粒中具有韧性的纤维层,使小麦在制粉过程中麸皮更易碎,还会增加设备的工作负荷而使耗电增加。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