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随着稻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水稻品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与蒸煮品质、食味品质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适当的口感较好。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还与米饭的粘性、光泽等食味鉴定值、淀粉糊化特性值关系密切,含量越高米饭越硬、口感越差。其含量受开花后5一10天的气温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此期气温较低,成熟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反之,气温较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r31,但不随稻谷收获后贮藏时间长短的变化而变化川,也不随品种籽粒大小或粒形的变化而变化,稻谷在收获后可尽早测定,也可稍后较空闲时测定。
其最大优点是只需要一台比色计,一般的实验室都可分析测定,而且短时间内可测得样品的含量。该比色法对样品类型(精米粉)及样品量(IOOmg)等都有明确的说明,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试样数量有时较少而无法碾成精米粉,或获得的精米粉量不足100mg,或样品数量足够但缺乏必要的碾磨设备而致费时费力,特别在小样本时尤为突出,因而有必要探讨改良碘比色法。在折算成精米粉直链淀粉含量时,若用半粒糙米法,则将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除以糙米碾成精米的精白度;若用去胚糙米法,则将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先换算成带胚糙米的含量,再除以糙米碾成精米的精白度。
因此,半粒糙米法较去胚糙米法方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甚多,最快速方便的是日本BRAN一LUEBBE公司研制的全自动直链淀粉含量分析法。但该分析仪较贵,且须时常更换塑胶药管等零配件才能确保分析的正确性。碘比色法可能是最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分析法。本文提出的改良碘比色法具有应用范围广、效果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在进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分析时可以应用。为减小样本间误差,一般用混合样本测定,条件许可的尽量用精但对一些特殊情况(如:遗传分析、株系或品系选择等)需逐粒测定的也可采用单粒或半粒法测定。由于相同品种同一穗内的不同籽粒间的直链淀粉含量有差异,用糙米粒和精米粒进行测定时要注意到取样的代表性、针对性及籽粒胚侧与无胚侧间的差异。在用精米粒测定时,应注意精白度的一致性,因籽粒表层与内心部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