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人工气候室比较3种青枯菌接种方法效果详细信息!

人工气候室比较3种青枯菌接种方法效果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4-12-08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鉴定高致病力的青枯菌菌株并采用简便、高效、适用于田间大规模筛选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就成为抗病育种的关键。试验对青枯菌菌株进行了生化型鉴定,于人工气候室比较了3种不同的青枯菌接种方法,得出高致病力的菌株和较好的抗病性鉴定方法,为番茄青枯病育种提供指导。
  
      试验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材料为5~6片真叶的生长期为35d的番茄幼苗,智能人工气候室的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80%。病组织采集自田间新发病的病症严重的植株,用剪刀剪取发病中心部位约10cm长的茎段。先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再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用灭菌的小刀或剪刀将其剪成每段3~4cm,然后均放入盛有200mL灭菌水的烧杯中浸泡1~2h。
  
      从病组织横断面向水中流出白丝状的病原菌,确认悬浮液变混浊后,轻轻摇晃使其上下均匀,然后吸入到2mL的离心管中再用接种环沾取菌原液在TTC培养基上画蛇线,放入人工气候室培养室中30℃培养2d,观察并挑选典型的单菌落(以下简称Rs)。形态学观察典型的强致病力菌落呈不规则圆形略突起,乳白色中心淡粉红色,周围白边较宽,具流动性。
 
     观察人工气候室培养2d、7d、14d之后,看到培养基表面的颜色均由橄榄绿色变为橙色,据此表明:智能人工气候室试验分离出的青枯菌菌株RS-42对6种不同的碳源均呈阳性反应,由此确定病原菌菌株为生化型。曾番茄试验场的新鲜青枯病发病植株通过人工气候室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用经典的伤根灌注法进行了人工接种试验,在接种后1个月的时间内,只有气生根出现,没有典型的青枯病叶片萎蔫病症发生。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