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机械化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详细信息!

机械化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09-10-14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一、秸秆还田技术的分类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是指用秸秆粉碎机械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后随即用犁耕翻深埋;整秆还田技术是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不经粉碎直接耕翻埋入土壤或覆盖地面。

机械化秸秆整秆还田与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相比,减少了机具购置费用和机具进地作业次数,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在南方还由于气温高,水量足,不影响秸秆腐烂分解。因此,多采用整秆还田技术。

机械化水稻秸秆整秆还田技术是将机械收获后的稻草直接抛撒回田间,并在灌水软化土壤和施肥后用水田埋草机、埋草驱动耙或旋耕埋草机在水田中纵横作业2遍,即可达到水田栽插前的耕整地要求。

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的机具

该技术所采用的机具主要有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全喂入均可)、拖拉机和水田秸秆还田机具等。水田秸秆还田机具是在旋耕机和水田驱动耙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主要为lGM系列水田埋草旋耕机(或旋耕埋草机)和lBSMQ系列水田埋草驱动耙,可与功率为10~50千瓦的拖拉机配套,依靠拖拉机的动力输出,驱动水田秸秆还田作业机具的工作部件,完成切土、抛掷土垡、碎土和埋覆秸秆等全部工序,使秸秆还田与水田耕整地同步进行。

三、秸秆还田技术规范及作业工艺路线

1、规范

(1)适宜水田泥脚深度在10~20厘米的田块采用。

(2)未耕的旱地应先灌水泡田12小时,待土壤松软后再作业;若是已翻耕的土地,泡水后便可作业。

(3)水田浸水深度以3~5厘米为宜,灌水过浅,达不到理想的埋草和整地质量;灌水过深,则影响埋草和覆盖的效果。

(4)秸秆还田数量以每公顷4500公斤左右为宜。整秆翻埋前,为加速秸秆腐烂熟化,每公顷应补施相当于67.5公斤纯氮和22.5公斤纯磷的化肥,然后再耕翻。

(5)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必须顺行耕翻或覆盖,一般作业两遍,纵横交叉作业。

(6)作业质量要求:耕深稳定系数达95%、碎土系数达92%、埋草覆盖率达95%以上,田平起浆。

2、作业工艺路线

采用不同机具,具有不同的作业工艺路线。

(1)水田埋草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机械收获水稻→将水稻秸秆整秆均匀抛撒在田间→补施与秸秆等量的畜肥→灌水泡田→水田埋草旋耕机第一遍慢作业→补施氮、磷肥→水田埋草旋耕机第二遍作业→栽插水稻或播种水稻。

(2)水田埋草驱动耙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机械收获水稻→将水稻秸秆整秆均匀抛撒在田间→补施与秸秆等量的畜肥→灌水泡田→补施氮、磷肥→水田埋草驱动耙以棱形耕法、套耕法或回行耕法进行秸秆还田和耕整作业两遍→栽插水稻或播种水稻。

3、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机具选型。

要根据不同地块、不同产量、不同条件和现有主机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质优价廉的配套机具。要严格按照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套水田秸秆还田作业机具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作业的前进速度与水田秸秆还田机具工作部件的转速相匹配。

(2)机具的调试。

调整悬挂部分,使机组在工作状态下保持水平;根据拖拉机的不同型号,用尾轮,或提升架,或液压装置调整犁具限深轮的高低,保证合理的耕深,一般耕深为25~28厘米之间,整秆应翻埋入土在表层16厘米以下为宜。

(3)合理选择作业路线.

应根据田块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行车路线,做到不漏耕,尽量不重耕。要求在水田中纵横作业两遍,第一遍耕深略浅,第二遍达到规定的耕深。

(4)严禁用高档或倒档作业;田间地头转弯时,应将机具略微提升,以减少转弯阻力,避免损坏工作部件;机具转移地块时,水稻秸秆还田机具的工作部件要停止转动。

(5)水稻秸秆还田机作业一定时间或作业时发生异响,应定期进行检查调整,重点是工作部件和坚固件,发生故障或出现松动,要及时排除。

(6)在作业中,若发现水田旋耕埋草机刀轴两端缠草较多时,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作业质量和损坏机具。可采用增减垫片、更换或增加端面阻草刀的方法调整阻草刀间隙,防止刀轴两端缠草。

4、相关配套技术

实施机械化水稻秸秆整秆翻埋还田技术,必须有相应的技术配套:

(1)在水稻秸秆还田的同时,要施入氮肥总量的80%和全部磷肥用作底肥,以平衡养分,调解碳氮比,加速秸秆腐烂分解速度,提高肥效与还田效果。

(2)秸秆还田与厩肥合理混用,秸秆还田的同时合理混用厩肥,两者在养分上既能形成互补,释放时形成互助,其增产效果更加显著,鲜秸秆与厩肥的比例为1:1。

(3)浅水勤灌,为防止埋覆的秸秆分解产生有害的气体,发生烧根烧苗的现象,水稻秧苗栽插后水深不宜超过10厘米,秧苗返青后即可采用湿润灌溉,前水不见后水,促进土壤气体交换与有害气体的释放。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