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充盈13亿人的粮仓
来源: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5-01-27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这是农业领域的一场“革命”:中国在加大支农政策力度和投入力度的同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已培育出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五大农作物100多个新品种,突破了中长期粮食增产的技术瓶颈,将深刻影响未来10至20年中国粮食生产。
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尽管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超过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但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多年下降,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人口近日突破13亿,中国粮食安全尤为世界关注。我国五大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2亿亩左右,占全国粮油播种面积70%以上,是中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权威人士指出,目前制约中国粮食持续增产的原因,除了耕地减少、农业投入不足外,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不断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转化率仅为30%左右。特别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没有重大突破,主要粮食栽培技术缺少创新,技术推广不到位,导致我国粮食单产近年来徘徊不前。要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特别是在耕地不可能扩大的条件下,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水稻科技项目首席专家张启发介绍,中国科学家正在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实现水稻生产“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耐旱”的目标。我国农业耗水约占全国总耗水量的70%,而水稻的用水几乎占整个农业耗水的70%。培育耐旱品种,降低水稻用水,不仅对粮食持续增产,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生存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培育更多的绿色超级稻,这是充盈13亿人的粮仓的重要途径。
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尽管2004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超过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但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多年下降,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人口近日突破13亿,中国粮食安全尤为世界关注。我国五大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2亿亩左右,占全国粮油播种面积70%以上,是中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权威人士指出,目前制约中国粮食持续增产的原因,除了耕地减少、农业投入不足外,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不断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转化率仅为30%左右。特别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没有重大突破,主要粮食栽培技术缺少创新,技术推广不到位,导致我国粮食单产近年来徘徊不前。要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特别是在耕地不可能扩大的条件下,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水稻科技项目首席专家张启发介绍,中国科学家正在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实现水稻生产“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耐旱”的目标。我国农业耗水约占全国总耗水量的70%,而水稻的用水几乎占整个农业耗水的70%。培育耐旱品种,降低水稻用水,不仅对粮食持续增产,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生存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培育更多的绿色超级稻,这是充盈13亿人的粮仓的重要途径。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