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木本粮油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尚不富裕的国家。人均占有耕地仅1.5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4.9亩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粮油单产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总产量有较大增长,但人均粮油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约为800斤,与美国、加拿大、苏联相比相差甚远。植物油人均约8斤,仅为世界平均消费量28斤的三分之一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要求粮油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到本世纪末,按人均年食油消费量达14斤计算,则年消费量为168亿斤。根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草本食用油产量约达120亿斤,尚缺48亿斤。为了解放这一供需矛盾,提高粮油质量和人均占有量,调剂丰富食品品种,必须一方而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加强对现有耕地的建设和合理利用,提高单产;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全部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现有宜林荒山荒坡12亿亩,利用广大山地、丘陵、河谷、沙滩芍非耕地,发展木本粮油生产,开辟第二粮油基地,对发展我国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木本粮油,又是建立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草本粮油生产难以使广大山区农民富裕起来,必须依靠和发挥当地优势,开发荒山荒坡发展经济林,种植木本粮油,为开展多种经营和工副业创造物质条件。大多数木本粮油树种适宜生长在山坡和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农作物生一长的地方。如河北、山东石质山地种植板栗,亩产可达400多斤,产值高寸“草本粮食作物的10倍。黄河故道沙区、盐碱地,实行枣粮间作可增产鲜枣300至400斤。河北献县李尚庄,实行枣粮间作,1982年人均收入达507元,其中红枣收入为340元,比相邻产粮社队收入高1至3倍。
湖南是我国盛产茶油的地区,适当经营管理,亩产茶油可达30斤左右,如果集约经营,亩产可达100多斤,加上林内间作,亩产值可达200至300元。山西孟县下社乡在阶地采用“三层楼”式间作,丁于一亩栽核桃3至4株,花椒6至8株,一卜层种一茬小麦和一茬玉米,每亩收入达240至280元。北方的文冠果,南方的油橄榄、油棕均为理想的木本油料,经济价值很高。木本粮油的发展可以带动山区养蜂业和油料、食品加工业等社队工副业的发展,促进山区产业结构由单一生产向农林工副业全面发展。另外木本粮油产品出口换汇率高,出口1吨板栗可换回n吨小麦,1吨小枣可换回3,824美元。我国核桃在国际市场也享有盛誉,年出口量为3万吨。因此,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生产,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发展木本粮油是实现“以短养长”、“以林养林”的主要途径。特别对一些缺树少林地区,要依靠发展林业治山致富,首先要重视发展经济林,发展木本粮油林,以经济林养用材林。木本粮油林比用材林见效快,一般5至8年就有收益。同时在幼林期间可实行林粮、林草间作,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词草,促进牧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林牧相结合,加速提高林农经济收入和增加资金积累,从而为促使农民向荒山荒坡投资、投劳,推动林业生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发展木本粮油林同样可以发挥林木的生态效益,结合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能更好地达到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总之,发展木本粮油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顺应山区经济发展方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