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油竞争的问题与规范
粮油市场竞争是为保证粮油安全与居民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粮油竞争市场形成以后,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不规范经营。由于粮油市场加工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市场稳定,使具有资源优势的农村小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小商贩进入城市市场,使销售进货渠道复杂多样,给产品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掺假现象极为普遍,使消费者在得到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苦恼;
其二,进入市场的小商贩多数是农民,以余粮进入市场调剂,当这部分粮油进入市场时,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国家利益的实现,一是税收,大量游离于市场之外的经营行为规避了工商管理,形成与城镇居民直接的供应渠道;二是影响市场份额发生改变,主渠道供应量减少而损害国家作为所有权人的利益实现;同时还因主渠道不畅削弱了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从以上诸方面看,国有粮油生产经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占有绝对市场份额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改变目前被动的经营局面。那么,在新的市场结构中,国有企业如何做出适应形势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视现实,避短扬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在现实的市场上,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难处,企业发展不可能在万事具备的条件下进行,国有粮油生产经营企业现实的困难虽然很多,但最突出的直接制约性因素还在于市场狭小,没有形成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形象,究其原因应以主观因素为主,其一,流通环节不畅,国有粮油零售商业普遍承包之后,部分进货渠道从国有生产企业转移出去,使国有粮油批发环节失去了部分市场,同时,大量私营粮商进入市场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以便民服务占有了相当份额的零售市场出售自产粮油产品,使国有粮油零售业几乎瘫痪;其二,业务范围狭小,导致了市场范围狭小。国有企业大多把眼睛盯着城市,生产和经营活动大多是围绕城市消费进行,没有与中国的大农业建立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而这两方面都可以说是人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近,某市国有米厂的一次/让市民吃上放心米0的促销活动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据了解,该国营米厂长期以来因市场缩小而处于半停产状态,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效仿了个体米商的做法,送货到家,但又加上保质承诺,结果仅几天的时间就使米厂恢复了生产,居民反映吃国营米厂的米不会有掺假。这一实践告诉我们,国有企业只要善于经营,其竞争优势就会形成,采取一点小小的经营尝试企业就运作起来了,可见,关键在于有许多具体的工作是否有人肯去做,做得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其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市场环境,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等待困难过去还是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克服困难,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原本就有,关键要人去走。
二、更新观念,研究市场,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
市场经济中,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但转向何处是关键。近几年,金钱观念增强了,效益观念也增强了,但服务观念减弱了,即使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掩盖在服务之下的利益观念。殊不知,市场经济中服务与利益原本就有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我们把消费者称为上帝,是因为消费者的货币投票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消费者的信赖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所以,观念转变中首要的是要牢固树立服务的宗旨,把服务变为企业的一种主动的市场行为。观念的转变是多方位的,企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决策者,但同时又与全体员工休戚相关。所以,在转变用人观念的同时,也要转变管人观念。通过积极的人才流动不断实现管理人员的优化;通过科学管理使企业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肌体。企业精神要有充分的物质内涵,但也要有升华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的企业形象才是有竞争力的。研究市场要能把握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这一点仅靠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西方经济把超额利润归结为企业家才能的体现虽然过份夸张,但足见其重要性。根据粮油市场低弹性大容量的特点,以各种形式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广布销售网点,才能形成适合工业生产的市场规模。粮油工业也才能借助市场的各种积极因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集约经营,建立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发挥比较优势,开辟发展新途径
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国有粮油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应当从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寻找一条适宜发展的道路。粮油生产经营本身属于农业后续产业,其发展必然受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又同时对农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要发展大农业,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工业为依托,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交通运输为先导。粮油加工正好处于一体化农业运作的中间环节,是建立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国有粮油加工企业具有中国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配套设备和职工队伍,大多数是以城市为依托,以城市消费为基础而独立发展形成的体系,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型粮油工业相比,占据生产技术和规模效益的比较优势,但独立形成的体系削弱了与农业的结合,使农业中的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不能与之形成互补效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为此,国有粮油工业的发展应该走出城市的误区,突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直接参与农业产业一体化过程,建立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探索出一条自身发展的集约经营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