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不断增长的原因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问题,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潜在影响。它影响经济发展的过程, 可以划分为三个阶级。第一,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引起全球性和区域性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变化;第二,这些要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第三,农作物产量的变化对农场、区域以至国家经济带来影响。将这三个阶段连接起来的纽带,是三类用于二氧化碳倍增问题的模式。即大气环流模式,气爆一作物产量模式和经济模式。
在大气环流形成机制中,辐射加热过程是个主要因子。它包括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和长波辐射加热。在大多数大气环流模式中,这两类辐射加热的取值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 ,量多少有关。输入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这两类辐射加热的强度也会不同。辐射过程的这种变化,有可能引起大气环流实质性变化,进而改变地面气温、降水等要素的空间分布。这样,用现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二氧化碳的倍增值,分别输入模式实施数值积分, 就可根据模式输出的要素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判别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射入辐射有季节变化,但无日变化,即每个模式日太阳射入辐射取为常数。结果可用于分析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年平均及各个季节气候的影响,还可分析对生长季不同时段气候条件的影响。80年代后期,不同时间尺度过程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受到注意。太阳射入辐射的日变化,作为一种短时间尺度的变化,有可能通过复杂的反馈过程,影响到气象要素长时间的平均属性,如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等。因而,对太阳射入辐射的处理,既包含季节变化又包含日变化。通常用两类模式来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一类是经济统计模式。根据实测的气象资料和产量记录,在产量和多种气象条件之间建立沐多元回归方程。
另一类是作物生长模式。它考虑了作物生长的生物生理过程与气象条件的联系。我们知道,经济统计模式中的回归系数一旦被计算出来,就不再改变。实际上,回归系数的大小甚至符号都可能不稳定。在某些场合,回归系数的不稳定可能会带来气候影响产量的虚假结果。况且回归系数的物理意义或生理意义也不太清楚。更重要的是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气候一产量的关系,可能相去甚远。因此用作物生长模式来估价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产量的影响,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现代社会中,各个经济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引起作物产量的变化,不仅对农业部门有影响,而且会波及到其他经济领域。这些经济领域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复杂局面。分析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必须考虑这种相互作用。 8D年代已提出了定量描述这种相互作用的数学工具,这就是经济模式。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