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的生长与土壤容重之间的关系
土壤容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干土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土壤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状况、松紧程度和土壤肥力等状况,是土壤理化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杏适生范围内,在容重小的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树冠高大,经济寿命长,产量高。而在容重大的粘着板结的土壤中,杏树冠矮小,寿命短,产量低。为此,研究和认识土壤容重与杏生长结实的关系,对制定杏栽培技术措施,实现杏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方法采用单株调查法,即在调查区内选择微区环境和管理模式不同的样株进行下列内容数据的测定和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土壤容重测定
土壤容重用环刀法测定。在样株树冠投影内距树干2/3处挖剖面,分0~20cm,21~40cm两层取土,每层重复取土3次,室内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取算术平均值。产量测定采用标准枝法,即在杏果成熟前将调查样株等分成若干个结果枝组,逐一编号,然后将随机抽样的5个枝组,分别数果,称质量,求出样枝平均产量,最后用样枝果质量乘以全株枝组个数即得单株产量。
根系测定采用方块取样法,结合测土壤容重取样进行。方块体积为50cm×50cm×40cm,分0~20cm和21 ~40cm两层,根系分5mm以下,5~10mm,10mm以上三级,称取各级根系的风干质量,测量各级根长度。土壤容重对杏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在杏品种、分布、树龄、管理及土壤类型相同情况下,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随土壤容重减少而增大。土壤容重与杏单位面积冠幅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土壤容重与杏根系生长的关系
吸收根及总根量随土壤容重变化而变化,在容重小的疏松土壤中,总根量及吸收根量都大于容重大的土壤。根系的水平分布同样受容重的影响,据调查,在疏松的土壤中,杏根系的水平分布大于树冠直径的0.5~1倍,密集区向外扩大到冠幅的边沿,而在容重大的粘重板结土壤中,杏根系的水平分布则接近于树冠投影,密集区集中在冠幅的中部。对于根系的垂直分布,杏吸收根一般都集中在5~20cm土层,但由于土壤容重大小和土层深度不同,垂直分布亦有变化。土壤容重小,土层深厚,杏吸收根主要分布在5~40cm土层。土壤容重对杏的生长与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容重小的土壤中,杏结果多,根系与枝梢生长良好。在生产上,新建杏园时,要注意选择疏松肥沃,容重小的土壤,对现有的杏园,在做好一般抚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增施有机肥,使土壤容重变小,使之适宜于杏树的生长发育,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