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土壤荒漠化的遥感技术
土地荒漠化是全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较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尤为严重。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遥感影像包含极其丰富的土地荒漠化信息,由于其多波段、多时相以及获取信息迅速的特点,加之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在区域土地荒漠化现状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南部为藏南谷地;藏东是高山峡谷区,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西藏高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其独特的高原气候使其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综合对中国荒漠化土地的分类方案,并根据西藏荒漠化土地的实际情况,笔者将监测区的荒漠化土地类型根据成分划分为沙质荒漠化和盐质荒漠化土地.从荒漠化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荒漠化。
沙质荒漠化类型划分标准是根据风积沙、平沙地、砂砾石裸露区和植被所占面积的百分比, 分为5种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因子。盐质荒漠化土地类型是根据盐斑所覆盖面积百分比,结合植被生长的状况,分为4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地因子。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和评价指数可以将西藏荒漠化土地分为:阿里)藏北高原高度荒漠化区、藏南高原河谷湖盆中度荒漠化区、青东高原轻度荒漠化区。基本无荒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的错拿)察隅一带的高山林地区和西藏东部的念青唐古拉山南段)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区,这些地区的荒漠化土地所占比例在3%左右。
西藏沙漠化增长的主要区域有阿里高原、藏北高原和藏南河谷湖盆区的山间洼地,其中阿里高原和藏北高原是荒漠化加重最明显的地区, 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和大面积的轻度沙质荒漠化土地演变为中度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区土地荒漠化整体趋势是逐渐加重。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是荒漠化的基础,气候变暖是荒漠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西藏荒漠化土地以砂砾石裸地为主,反映其荒漠化仍以自然因素驱动为主,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化居次之,同时轻度盐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大量减少,也说明了青藏高原近 30年来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盐质荒漠化土地转变为沙质荒漠化土地。近30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加大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引起过度放牧、过度采伐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从而使大面积草场遭到破坏,促进了荒漠化的发展。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