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粮食运输的经济效益分析
粮食运输无论是选择包粮流通、散粮流通或是集装箱运输,成本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集装箱运输的价格和费用相对较高,那么在运输粮食时,集装箱运输在成本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呢?
首先,仅考虑运输成本。与包粮流通相比,集装箱运输在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如果粮食的年发运量是10万t,包装运输全程的费用平均为157元/t,而集装箱运输则可以节约37.76元/t,运费为125.24元/t。与散粮流通相比,集装箱运输的成本则要高一点,如从北美运送粮食到亚太地区的费用,集装箱比散装直接成本要高出10%到30%。但是,这种差距随着集装箱船队规模的扩大、粮食收购单位购置集装箱并组成集装箱租赁库、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成熟,运费可能进一步降低。
其次,在设备投资方面,粮食集装箱有很大的优势。在我国,散粮流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L18型散粮专用火车车辆和散粮专用汽车。L18型散粮专用火车车辆价格为每辆23万元,载重量60t,而散粮专用汽车有两种,分别为载重量8t,17.2万元;载重量10t,22万元。
如果不考虑用于牵引集装箱的牵引车、挂车和汽车,国际通行的20英寸标准集装箱单价只有10.55万元,载重量25t的多用途干散货集装箱单价1.875万元(设备的单位载重量投资见表1)。而且粮食生产季节性强,粮食专用系统通常在旺季才能发挥作用,在淡季就被闲置起来,如果用集装箱运输完成旺季时增加的作业量,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投资,而集装箱在完成旺季的粮食运输任务后,还可以进行其他的运输活动。
第三,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数据交换、互联网及条形码技术等的发展,过去粮食散运的分等方法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办公事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各种优点正在逐渐消失,而分等方法的缺点,如最低共同品质否定了优质优价、一般性品质不能满足精确的特定品质要求、无法提供保持同一性的粮食等,却日益突出。现代信息系统与粮食集装箱运输相辅相成,推动了粮食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粮食集装箱运输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的优势进行网上交易,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的需求。比如用集装箱分别装运不同质量等级的小麦,面粉制造厂就能根据每个集装箱上条形码标明的小麦品种和正确的品质特征分别取出进行面粉加工,节省了许多冗余的中间环节和费用。
第四,品种要付出代价。粮食系统中产品品种多,供应线上存货数量就越多;品种多则平均作业规模小,采用集装箱就更加有利。目前,我国在粮食生产中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就是粮食收购单位在种植前就与农民签订合同,决定农民粮食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粮食生产出来后直接被该单位收购。这种新型的粮食生产方式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走向市场化,也决定了粮食生产必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变,而趋向多品种、小规模。在消费者愿意为多品种、高质量付出的较高代价能够弥补由于集装箱运输可能带来的高成本的情况下,灵活、及时的集装箱运输对于这些粮食收购单位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最后,费用不仅存在于运输过程中,而且存在于整个粮食物流系统中,粮食集装箱运输在降低整个粮食物流系统的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将粮食从农村送到港口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大宗散装运输,但是这个方法把很高的存货占有和储存费用强加给了买方,而采用集装箱运输,运输费用可能高于大宗散装运输,却会抵消买方的存货占有和储存费用,降低粮食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只有降低最终客户的总成本,才能使供应链内的每个成员都从中获利。据有关专家估计,采用集装箱运输粮食的周转时间要比散装缩短近70%。周转时间的缩短为买方带来的是缩短订货周期、大量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使卖方能够尽快收回资金,加快资金流通速度。
另外,集装箱可以用于临时储粮。国际标准的20英寸集装箱价格为15487.5元,吨粮投资620元,在投资上低于立筒库却高于平房仓和矮圆仓。集装箱储粮的灵活性大,收购季节库存不足的时候,用于临时储粮;收购淡季仓容有余,集装箱则可以投入运输。集装箱临时储粮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消耗;按照品种、质量、等级进行粮食保管,满足用户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
现代粮食集装箱运输能够很好地保证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满足“门到门”式运输服务等高标准的消费需求,在要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品种优良、质量上乘、价格昂贵的中高端客户中的满意度将直线上升,不仅使企业的散粮储运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企业第三方物流的经营业务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展,就连企业的信誉和品牌也能进一步打响。因此,从长远来看,现代粮食集装箱运输发展是大势所趋,它将成为粮食物流系统中的一颗新星,带动现代粮食物流向更高标准、高要求的目标迈进,创造更可贵的实践价值。
